内蒙古艺术学院信息公开网欢迎您! 3月26日 星期一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内蒙古艺术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1-06-29 09:06:1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内蒙古艺术学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内蒙古艺术学院是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前身是创建于1957年的全国重点艺术中专—内蒙古艺术学校。1957年,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党组书记布赫同志的亲自倡导下,成立了内蒙古艺术学校,开启了内蒙古民族艺术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艺术人才的需要,自治区政府提请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1987年3月27日,国家教委下发(87)教计字067号文件,批准建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校作为艺术学院的中专部仍然保留。

1994年,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2001年底,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与内蒙古大学实现实质性合并。学院的建设发展仍然延续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在人、财、物、办学等方面独立运行,形成了完备的建设体系。合并以来,在内蒙古大学“211工程”、省部共建高校计划、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等建设发展过程中,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特别是学位点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04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

201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鉴于艺术学院的发展实际,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对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需要,决定报请教育部批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独立设置为内蒙古艺术学院。

2015年4月,教育部发文《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函》(教发函〔2015〕72号),教育部“同意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资源)基础上建立内蒙古艺术学院”。2015年8月,自治区政府发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内蒙古艺术学院和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有关事宜的通知》(内政发〔2015〕90号),正式批准独立设置内蒙古艺术学院。

二、办学特色

自建校以来,依托自治区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形成了扎根内蒙古、传承发展优秀民族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鲜明办学特色,被区内外誉为“民族艺术人才的摇篮”,累计为内蒙古自治区及部分省市区培养了5万多名各级各类艺术人才。这些毕业生活跃在国内外文化艺术领域,许多人已成为艺术院团、广播电影电视部门的业务骨干,有的在国内外艺术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作曲家阿拉腾奥勒、歌唱家德德玛、拉苏荣、腾格尔,民乐演奏家李镇,指挥家娅伦格日勒,作曲家兼音乐制作人三宝,舞蹈家敖德木勒、敖登格日勒、康绍辉,电影演员萨仁高娃,影视导演康洪雷等。

为了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特别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学校推行民族民间艺术进专业、进课程、进教材,开设了长调、呼麦、马头琴世界“三大”非遗以及蒙古舞、蒙古族民歌等专业方向,设立民族音乐传承班,建立“蒙古族青年合唱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简称“合唱基地班”),引进了“安达组合”,成立“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开设了本科“安达班”、乌兰牧骑本科班等,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可复制的具有民族艺术传承创新传播功能的民族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民族舞蹈教学方面,建立了蒙古族舞蹈教学实践框架,总结出基础练习、技术技巧、传统舞蹈表演组合及教学剧目等有机结合的蒙古族舞蹈教学体系,在蒙古舞教学研究、艺术创演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教学单位及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影视戏剧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新媒体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附属中等艺术学校10个教学单位。学科专业设置以艺术学门类为主,涵盖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文化产业管理1个二级学科。现有音乐与舞蹈学、美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25个本科专业,其中,舞蹈表演、音乐表演、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绘画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音乐学专业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音乐表演)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蒙古舞)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蒙古舞)1门;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0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学校现有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现已列为自治区6个重点提升基地之一),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草原丝路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播基地)。先后获批建立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文化与旅游部外联局“中国—东欧国家民族艺术传承交流中心”、中国文联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联合实施的“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获批建立了 “内蒙古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蒙古族青年合唱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内蒙古皮革艺术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蒙古族服装造型与工艺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级重点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等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基地,获批组建3个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产业创新人才团队。2020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教师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内蒙古艺术创作研究》《当代草原艺术年谱》等国家级重点项目对草原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理论贡献。

四、师资队伍

学校目前在校生总数5000多人。在编教职工60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39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21人,专任教师440人。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自治区“杰出人才”奖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培养人选10人,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 3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5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带头人5人,自治区级“四个一批”人才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5人。

五、创作展演与社会服务

近年来,学校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艺术学院为目标,坚持教学与研究、创作与展演并重,不断探索创新,在创作展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9年,学校原创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文华大奖”,教师水彩画作品《远方》获十三届全国美展金奖,这2个奖项均填补了自治区在该领域的空白。2020年,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扶持作品、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国家文旅部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2020年第二届中国舞蹈影像展,广泛参演国家级大型演出活动。2015年以来,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7项。多次获自治区“萨日娜”奖,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在“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华北五省区舞蹈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斩获多项大奖。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银、铜奖各1项。

近年来,广泛开展各类学术讲座、展演活动等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优秀的艺术实践和艺术展演成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2015年以来,举办了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世界“非遗”专场音乐会、“内蒙古自治区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成果展”、 自治区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暨乌兰牧骑专场招聘会等,承办了全国八大美术学院院长高峰论坛”、全国省(区)属综合艺术院校第二十二次交流协作会、“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2016第二届全国区域少数民族(蒙、维、藏、朝)舞蹈课程展示暨课程建设研讨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2016海峡两岸青少年舞蹈交流与展演、首届中国内蒙古马头琴艺术节系列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区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等。

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助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开办本科“乌兰牧骑班”,为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定单培养乌兰牧骑人才。设立校级“乌兰牧骑研究”项目,《乌兰牧骑精神融入艺术类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研究》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立项名单,成为自治区唯一上榜院校。组建学校乌兰牧骑,积极开展惠民演出。先后与多个基层乌兰牧骑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就业见习基地、联合培养基地等。

六、对外交流

多年来,与国内外艺术院校、团体以及知名专家学者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往。先后与美国佛蒙特大学、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美国伊利诺大学、丹麦皇家美术学院、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蒙古国音乐舞蹈学院、蒙古国国立科技大学、泰国格乐大学、韩国启明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签署了2+2、3+1合作办学协议,并举办了中美“马文化周”、“文化艺术活动周”活动等;连续10多年举办了“中美东方之旅”艺术交流活动,多次参与中俄艺术联盟、中国东盟学校艺术联盟艺术交流活动,并多次应邀组团前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访问演出或举办作品展览,为扩大民族文化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